




来源:原创文章2016-7-1
一直认为,世间最能展现东方女性古典美的事物有两种,一是旗袍,二是玉镯。
记忆中的古典女子,就应该身着旗袍、高挽着云髻、纤手上佩戴着沁凉温润的玉镯,在莲步轻移中,显出一丝欲说还休的含蓄和隽永;在举手投足间,显示出轻柔慢捻 的优雅和庄重。那样的女子,内敛、文秀、典雅,处处透露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和几代书香的熏陶,或动或静,都如清雅的国画。
可以说,是旗袍和手镯的合力,成就了东方女性典雅高贵的永恒魅力。但与此同时,我也觉得,惟有积淀着五千年厚重历史文化的中国女性,才能将旗袍和手镯穿戴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经典境界。她们之间,是相互成就,是相得益彰,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糯种苹果绿翡翠手镯
都说,每一位东方女性都有很深的 “玉镯情结”。每一个中国女子一生之中应该至少拥有一对手镯。这种情结似乎从古已有,至今从未改变。
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如此贴近东方女性气质的玉镯,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它在根源上和东方女性之间究竟有何种隐秘的关联?
追根溯源,我们发现,关于玉镯的起源,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玉璧说;二是玉琮说。但是,我个人更倾向于是玉琮说。
古代玉琮
玉 琮,是古代用来祭祀大地的一种外圆内方的祭祀礼器,上大内圆象征天,下小外方象征地。它是古人用来沟通天地的媒介,用以祈求五谷丰登。在现代的考古中发 现,到了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一种形似玉琮的玉器,内径与手腕相似,内壁关润柔和,有着长期佩戴盘摸的痕迹。最终专家的考证结果是:这是一件玉琮形状的 圆镯。
龙山文化圆镯形玉琮 延安文物局藏
中国哲学认为,在自然之中,天与地分属阳与阴;在人之中,男与女分属阳与阴;在形状之中,方属阳,圆属阴。所以,天为阳刚,地为阴柔。大地被认为是哲学中的阴性文化的代表,是人类的母亲,是孕育生命、滋养生命的阴性存在。圆之形状也被看作为代表母性文化的象征。
从 而,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祭祀大地的神器——玉琮,后来能以圆镯的姿态来作为女性的经典配饰。从这个意义上说,手镯自古以来就代表了原始母性精神,代表 着仁慈宽厚的母性象征和母性崇拜,并以圆的形状代表着母性的平和、安宁和包容。这一种母性崇拜的集体无意识,在手镯——这种器形的不断发展中,被一代一代 地传承下来,成为古典女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生活行为习惯。
我想,这就是中国女性的手镯情结的根源所在!
黄龙玉水草花手镯
因此,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玉镯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时至春秋战国,手镯的品类已经非常丰富了,开始出现了各种材质的手镯,不仅有石器的、玉器的,还有金属手镯。
战国时期镶嵌孔雀石青铜手镯
到了汉魏时期,手镯那个时候叫做跳脱,就已经被用作为定情信物。汉代繁钦《定情诗》云: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汉代 四饕餮勾连云纹 白玉镯
隋 至唐宋,佩戴手镯更是蔚然成风,不论官宦贵族的贵妇还是平民百姓之家的女子,都以佩戴手镯为美,此时的手镯称之为“臂钏”。对此,《唐书·崔光远传》有事 迹记载,《步辇图》和《簪花仕女图》等壁画和绘画作品中,仕女、飞天、菩萨等形象经常会出现佩戴臂钏的现象,这都反映了唐朝妇女佩戴手镯的流行风尚。
唐 周坊《簪花仕女图》
到了明代,镯的叫法才正式出现。此时,人们对手镯的追捧更是无以复加,多种款式和各种制作技术大量涌现。不仅有金银手镯、玉器手镯,还有镶嵌宝石手镯等。在民间也开始盛行无镯不成婚成的习俗。玉镯既是陪嫁之物,也是家族继承的传家之宝。
明清和田玉镯
我 们看到的很多大家族的故事之中,作为传家之宝的玉镯,一代代的传递着,其中继承的何止是它的美丽和价值连城,更是一个大家族之中雍容大气、气度开阔、坚韧 高贵的女主人精神品格的传承。正是这样的品格传承,引导着整个家族精神的继承与绵延,让她的子孙们在面对任何境遇时,都能如玉镯般清越坚韧、平和高雅,不 局促、不忧虑、不卑不亢,拥有天开地明的气度。
糯种飘花翡翠手镯
因而,千百年来,手镯成为了中国女性最深爱的饰物。这不仅因为它成就了东方女性的美丽——典雅、庄重、温柔、大方,更以大地之母的文化力量,滋养了中国女性的精神气质——外柔内刚、胸襟宽广、包容万物。这是古典东方女性的魅力,也是手镯的魅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红掌柜珠宝(http://m.hong6.com)
新品推荐
7mm樱桃红南红单圈手串
【结缘价】¥1280元
8.5mm柿子红南红单圈手串
【结缘价】¥1080元
8mm柿子红南红单圈手串
【结缘价】¥1080元
8mm柿子红南红单圈手串
【结缘价】¥1080元
柿子红南红桶珠单圈手串
【结缘价】¥980元
7.5mm糯冰种翡翠单圈手串
【结缘价】¥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