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原创文章2016-5-31
我们无法知道全世界每一秒有多少场婚礼要举办,但我们一定能想象到新娘无名指上的钻戒在婚礼上是如何的璀璨耀眼。
作为一种装饰品,人们佩戴戒指的习俗源远流长,不同的地方对不同的佩戴方式有着不同的代表含义。不过小编下面要说的这些,不见得每个人都懂哦,快来一起看看吧?
戒指的起源
戒指一物究竟属于哪一国家的发明创造,还无定论。在中国,戒指的使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大量文献来看。秦汉时期,我国妇女已普遍佩用戒指。戒指传至民间,其作用就不仅是简单的装饰品了。男女互爱,互相赠送,山盟海誓,以此为证。
“野蛮说”:据说是古代抢婚演绎的结果,当时,男子抢来其他部落的妇女就给她戴上枷锁。经过多少年的演变,枷锁变成了订婚、结婚戒指,男子给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归我所有。
“崇拜说”:戒指源自古代太阳崇拜。古代戒指以玉石制成环状,象征太阳神日轮,认为它像太阳神一样,给人以温暖,庇护着人类的幸福和平安,同时也象征着美德与永恒,真理与信念。
此外还有“实用说”与“禁忌说”,相比上面二者流传并不广,所以小编这里就不在过多赘述。▲
古罗马男子向未婚妻求婚时所送的戒指,最初是用铁制的,在戒指上的图案是一男一女的右手相互紧握。后来,他们用黄金和中低档宝石,铸成或雕成浮雕,通常上有希腊文“OMONIA”,意思是:和谐。
在接下来的七百多年,这一习俗沿袭不衰。
在法国,戒指上以“bonne foi”表示,在意大利,戒指上则用“fede”一字代替。后来,有些戒指上的图案出现了相互扭在一起的钢缆,编织成辫状,或者打同心结,这些都象征婚姻的牢固。▲
第一个佩戴钻饰的女性
在中世纪,欧洲女性是被禁止使用钻石的,法国皇帝圣路易就斯曾禁止妇女佩戴钻石饰物,他认为只有圣母玛利亚才有资格佩戴。
到15世纪中时这条规定才被一个叫做雅丽丝的平民女子所打破。她既不是皇室成员又不是贵族出身,但却让法王查理七世为之倾倒,漠视法令。从此以后钻石不再是特权阶级所独享了。
1477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一世在与法国勃艮地的玛丽公主定亲前,接到公主的一封来信,内文写道:定亲之日,公主必须戴上镶有钻石的指环。就这样,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第一枚结婚钻戒就此戴在了玛丽的手指上。钻石戒指从此成为情侣们忠贞爱情的至高信物。
十七世纪以后,欧洲人从皇冠上镶宝石得到启示,在结婚戒指上镶嵌宝石成了普遍现象。十八世纪,欧洲人喜爱用光玉髓雕刻肖像,作为戒面;到了二十世纪,欧洲大陆流行“装饰艺术”,则更加注重戒面和戒指整体款式的设计;及至今日,以祖母绿、翡翠、水晶等各类宝石镶嵌而成的戒指,将其纪念意义和装饰性融于戒指的款式中,而非单纯依赖肖像的雕刻。
在戒指形象上,花朵一直是其中的常客。十九世纪时期戒指上常见的植物除了“勿忘我”之外,就是常春藤,象征爱情不断生长和缠绕心间,代表坚贞和信守不渝。有一类是用宝石雕砌成一朵花,上面伏着一只蝴蝶,而成双的蝴蝶比喻二人灵魂和精神的融合,欧洲男女认为蝴蝶是“灵神”的标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红掌柜珠宝(http://m.hong6.com)
新品推荐
7mm樱桃红南红单圈手串
【结缘价】¥1280元
8.5mm柿子红南红单圈手串
【结缘价】¥1080元
8mm柿子红南红单圈手串
【结缘价】¥1080元
8mm柿子红南红单圈手串
【结缘价】¥1080元
柿子红南红桶珠单圈手串
【结缘价】¥980元
7.5mm糯冰种翡翠单圈手串
【结缘价】¥980元